一年半以前,有人寫下了這樣的句子:「我想我會甘心過這樣的日子/有一間書店,緊臨著河岸邊/我為祂,守候著時間」,經過幾個月,她再度寫下「一定是的/我想我將會後悔/這道理就像是/天書不該被書寫/愛情不該成為永遠/所謂的度假勝地,應該/只存在於陽光燦爛的週末午後/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天」。一年以後,不再以詩句,而是以文章〈最有名的短命書店〉,她宣告:「開店至今大約一年半,因為虧損太多,已經面臨休業與否的抉擇,在今年十月店租到期之前,就必須下決定了。」這是位於淡水有河book的老闆之一,隱匿所丟出的沉痛宣言。也許人們可以歸納為這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裂縫,然而,有河book的處境,不過是提前揭露了全台各地獨立書店的困境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經營小小書房將近兩年,面對相同的處境,我想是應該剖析並且澄清,這樣的困境,並非來自書店本身而已,而是台灣社會必須付出的共同代價,或者,共同面對、扛起的社會責任。讓我們來一一檢視幾個常提給獨立書店經營的建議,讓大家一起來了解這些建議的實際以及虛妄面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獨立書店應該加強社區經營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讓我們先問:什麼是社區?我們對於社區的理解,首先落在地理區域的範疇。服務地理區域內的社區居民,過往傳統文具書店是在這個意義下經營的,然而,如果你能仔細觀察住處附近的這些地方書店,不難發現他們一家一家關閉、歇業。這些地方小書店向來不被納入出版業的經營分析,遑論去探討他們存廢的原因。而以經銷商鋪書的比例、連鎖書店進書的比例粗略推估,他們的存在,曾經佔據台灣出版通路的至少1/3強。而,現在呢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,曾經針對傳統的社區定義提出更新:「社區的本意比較接近『社群』或『共同體』的含義,它既非單純的空間地域單位,也非行政體系的一環,它應該是指一群具有共識的社會單位,所謂共識也就是『社區意識』。因此,一個社區當然指的是『人』而非『地』;是『社群』而非『空間』。」 假如,不是從地理區域的範疇思考,而是以這個轉向之後的社群概念為基準,那麼,現行我們所稱的「主題書店」或者「獨立書店」,幾乎都是以社群的經營概念出發、維持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以社群經營的角度,無論是主題書店或者獨立書店,皆會面臨一個窘境:其所在的地理範圍內,沒有足夠的社群基礎,得以支持這家書店的存續。台北溫羅汀區域,或許是全台獨立書店裡,擁有最為豐富的人文色彩、需求相似、閱讀口味最接近的社群人口。除此之外,全台各地,我們幾乎看不見質與量都如此高的閱讀社群。溫羅汀的主題、獨立書店,正是因為面臨自己生存的困境,才相互結盟。現實的情況是:營收持續縮減,虧損無見止盡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溫羅汀區域以外,以台北縣地區為例,被稱為文教之都的永和市,似乎較有機會吸引該地具有相似人文意識的居民接近。小小書房在當地營運將近兩年,我們的確也逐漸看見這些人口的增加與擴大,然而,同樣的,永和在地的居住生態,外移人口多,流動高,也同樣使得我們無法累聚足夠的社群會員定期回流。讀者一旦搬離到較遠之處,回流的速度就會趨緩,甚至停止。營運將近兩年,依然艱辛苦撐,無法打平虧損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經營八年半,位於嘉義平原的洪雅書房,以「南部最活躍的社運書店」為理念基礎,經營社區意識。書店作為社運、社群經營的實踐場域,他們「理當」擁有足夠的社群基礎支持書店的營運。然而,拜訪洪雅一個下午一個晚上,除了我們到訪的幾位之外,將近六七個小時,書店沒有一個人踏入。而老闆余國信也坦稱,每個月的營收相當少,除了活動帶來的人潮、買氣,平日出入書店的顧客群很有限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根據開拓文教基金會的社區發展資源手冊資料,一九六年代以來,台灣政府扶持社區經營、社群發展的目的,並非是為文化紮根,而是為了縮短城鄉差距,均衡地方發展以及改善基礎生活環境。因此,投資在硬體建設上的比例,遠遠高過於軟體的投資,遑論文化資源的分配與挹注。若是將獨立書店困境的出口,等同於強化經營社區、社群為首要目標,無異於要獨立書店以一己之力,解決台灣將近五十年來政府、社區總體營造工程、社區大學所無法施力的裂縫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此外,書店經營在政府的認定裡頭,屬於「營利」事業,這我們無可否認。然而,當追求利潤並非該事業的第一要務時,在事業體的認定上,它就必須被歸到NGONPO裡頭。諷刺的是,獨立書店是一個在理念上,不以利潤追求為首要目標,在產業的結構,也無法「營利」的「營利事業」。因此,就每一家獨立書店的存在而言,政府即便在未來挹注文化經費在社群、社區的發展,也通常限定營利事業申請,就算有餅,那裡也沒有獨立書店可被分得的份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
當我們得到學者、專家、出版觀察者甚至讀者……等等,建議獨立書店應強化社區、社群經營時,我不想稱它是一個神話,因為我的確認為,它可以是一個有理念、願意深耕台灣各地文化的書店,長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。然而,這個目標,卻無法解決獨立書店每日、每月所面臨的虧損與重耗,不是嗎?那還有什麼出口呢?

獨立書店應該多角、複合經營?
        
複合式經營,是建議獨立書店走出困境的另一個神話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2007
年,誠品書店提出營運新方向:「書店應走向複合式經營」之時,彷彿宣告書店找到一個新的營運模式,而事實上,複合式經營不早就已經是誠品的經營模式了嗎?擁有大坪數大面積的書店,結合餐飲、專櫃、文具、禮品等異業,吸引不同屬性的消費族群接近,企圖為書籍市場帶來人潮。然而,2008114,經濟日報的報導中,誠品營收較2006年衰退,而意圖在2008年成長的主要進帳,並非來自複合式經營的擴大,而是B2B(寄售平台)的導入。預估一百億的營收裡面,圖書佔了三成。如果以2006年誠品營運報告來看,信義店圖書與商品的比例是3:7,敦南是5:5,那麼,調整其他商品的比例,顯然是為了解決日益縮緊的圖書營收(或利潤)。那麼,誠品書店究竟是要做書店,還是要做精品店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這也許是一個不太令人陌生的提問,聲音刺耳,但它的確提出了一個事實:複合式的經營,是為了什麼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竹北草葉集概念書房,從一店到三店,大規模地將圖書營收佔比往下調整大約5~55成左右,提高餐飲以及其他商品部份,這是很驚人的比例。然而,在圖書的利潤如此微薄的情況下,調整的確有不得不的理由。不同於誠品的是,草葉集在擴展、推廣其他商品,並非根據的是利潤作為唯一原則,而是在堅持打造綠色生活的經營理念下,因為圖書的利潤太低,而不得不做的調整。然而,餐飲的引入,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是高額的人事成本。再加上,這兩個行業所需的專業人才,並不容易找到交集處,因此,每引進一種新的營運經營項目之時,無論是餐飲、出版、商品……任何你能想到的項目,就必須找到對等的人才。以長期來看,調整書店營運模式、多角發展,並且降低圖書佔比,確實是書店得以長期生存下去的路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但是,這又回歸到同一個問題:當我們還能定義圖書佔比不到兩成的書店是書店時,根據的是什麼標準?複合式經營,究竟是為了凸顯理念,或者是不得不的選擇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更進一步的問,當一個產業的利潤結構,無法支持這個產業本身的存在,而必須與異業結合之時,這個產業的內部,還能是健全無缺的嗎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獨立書店應多開拓團購客群與業務?
        
團購業務的龐大商機,是建議獨立書店走出困境另一個常見的神話。餅如果夠大,自然有人搶著分。讓我們先來看這塊餅,在出版業是如何劃分的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團購大體上有兩種狀況,一種是單本量的團購,比如一本書要數十本到數百、數千本之類的;另一種是金額的大量,學校或企業數萬元甚至數百萬的採購額。這種業務,出版業的確有人做。前者,中大型的出版社有專門接洽學校、企業通路團購業務的部份或專員,免掉中間商這一層,可以多出一~一成五的利潤,因此,如果學校同一本書對同一家出版社訂購達一定額度,或者金額達一定額度,拿到七折的書價並不稀奇,以出版社成本三~四成來看,利潤遠比給經銷商或者大型通路的還要好。我們也曾經有學校的老師來詢價過,然而確定無法比七折更低,自然就沒有後續。那麼這樣低折扣的團購業務,每一家出版社都願意做嗎?就我所知,這種自行破壞市場價格的生意,不是每一家都願意接的。把生意往外推,自然有它的理由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而這種生意對獨立書店來說,有多難拿到手?以小小的實例來說,單本圖書,通常對出版社我們要有20本以上的量,才有可能跟出版社要求壓低折扣,不多,大概5%左右,買斷,不可退。而若是跟經銷商,也要有30本~50本以上的量,才有退折的空間,一樣,買斷,不可退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亦即,每次接到詢價電話,我們就必須先確定量。我們最歡迎那種:量大,單一圖書,且原本就是我們有往來的廠商的訂書。即便只賺5%,也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就可以達成。然而,我們比較常遇到的,通常由小型單位,如學校的系所、課程、或者團體來的團購訂單,他們也許不用壓到七折,大約八折就可以接受。然而,由於他們提供的單本圖書額度,通常不到可壓低折扣的數量,書單書目多,每一本書不到10本的採購額,加起來的確是一筆錢,然而如果我們接了這筆生意,就必須啟動以下流程:
        1.
確定書單內有哪些書是我們本來就有往來的廠商。
        2.
跟廠商確定是否有庫存。
        3.
跟沒有合作的廠商詢問合作條件,談成/或談不成合作。
        4.
沒有合作的廠商通常會願意提供給同業七折~七五稅內或稅外的價格,但你要自己付運費(70元~100元不等)或自己取書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這些動作,以10本書的書單來說,我們可能就要花一個星期確認,以五千元的採購金額來說,忙一個星期做一筆生意,賺五百元。以獨立書店稀薄的人員配置來看,光電話費、人事費跟運費,夠支付嗎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另外一種是大量金額對不同出版社的團購,這種業務通常有經銷商、大型通路如誠品、金石堂、博客來,或者如過去城邦書蟲接手。若是學校通路,採購法十萬元以下的金額不需要招標,通常就是誰先搶到這塊餅,沒有什麼意外雙方合作愉快就一直做下去。若是招標的案子,就必須由專人去標,拿下案子根據標案執行。這種通常不會限定一定的書單,而是由得標的公司根據標案的方向挑選採購。然而,根據出版業內部人員透露,這種標案通常都將進書的價格壓到極低,因此能標到的公司,到時候採購到的圖書品質良莠參差嚴重(這是委婉的說法了),對於質的部份,無法控管。而這種專門拿標案的書商,也是有的,他們的存在是出版業的另一種奇異的狀況,亦很少進入圖書出版的觀察分析裡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除此之外,大量金額的團購業務,由經銷商或大型通路承辦,除了書庫的種類、存量、折扣都比小型書店具有優勢之外,就是在書單的提供上,系統能夠較迅速做到根據分類交叉,挑選合適買主的書單。亦即,書庫系統分類做得越好的,在這方面就越省人力。而書籍分類建置,一向都是由人力建置,通常是由採購人員做,因而造成每家系統內的書籍分類狀況不一。比如誠品在還未導入SAP之前,書籍分類的情況紊亂,要提供買主滿意的書單,可不是手指一key,滑鼠一按這麼容易的事情,通常在電腦跑出書單之後,還必須手動轉檔、挑選、查核庫存狀況,才能完成一份可以見人的書單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因此,若該書商或通路系統的圖書分類做得很差,還能繼續接團購生意,你就該為那個苦命的團購窗口鼓鼓掌。

不願面對的真相:折扣戰
        
折扣戰對於出版的殺傷力,早就是書業不白的事實。我們現在已經不用去問,台灣的圖書折扣戰是誰先開打的,但是悲慘的事情是,根本也沒辦法問:它什麼時候會結束。過往維持原價銷售,會員九折的誠品書店,平均圖書毛利是三~三成五左右,而金石堂也曾經擁有過三成五甚至更高。目前網路書店、連鎖書店常見的折扣是79折,損失兩成的部份,書店與出版社各吸收一半,亦即書店毛利降至二~二成五,出版社是五~五成五的毛利。然而,如果通路意欲將毛利維持在三成左右,才能生存,那麼,出版社就得再多吸收5%,往下調降到四成五到五成,底線已經幾乎逼近成本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那出版社怎麼生存?調高售價顯然是出版社的生存之道,因此,面對「生生不息源源不絕」削價折扣,就只能一直反應成本的提高售價。打折,有讓消費者的荷包有比較鬆嗎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獨立書店面對這樣的折扣戰,又是何種景象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獨立書店的平均進價是七折,不打折的情況下維持三成毛利,書展八折或七九折,毛利剩下兩成。以獨立書店的進貨額來看,幾乎沒有任何的希望可以調降一般進貨折扣,因此,若會員維持九折,那麼圖書的平均毛利大概就是二成五。亦即,獨立書店不僅完全沒有任何的優勢,可以迫使出版社、經銷商吸收打折損失的毛利(即便有優勢,他們也不見得就願意這樣做),面對消費市場自由競爭,又不得不加入折扣戰的話,無疑等同於自殺。然而,在網路書店、連鎖書店紛紛祭出新書七九折時,讀者願意讓自己的荷包失血,去沒有削價競爭的書店買書嗎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而政府面對文化出版產業失衡的狀況,又能有什麼作為呢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,法國書商聯盟曾經在2004年底控告亞馬遜,針對亞馬遜低於售價之折扣已經超過法定標準,同時也針對亞馬遜免運費的行銷手法開罰。這個條例,是引自法國的一九八一年由法國議會通過的《雅客.朗法》,亦即「實價書協議制度」,也就是統一書價,書商不得隨意降價或加價售書,目的在於防止圖書商業化運作危害文學創作、圖書銷售以及出版,保護中小書店及出版社。而中華讀書商報也曾經批露,2004年德國出版社亦槓上亞馬遜(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book/2004-06/21/content_1537682.htm),將書籍從亞馬遜上下架,因為亞馬遜要求的進貨折扣,已經到了出版社所無法忍受的底線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台灣出版社,誰有勇氣槓上博客來、誠品或者金石堂?網路還未泡沫化之前,在博客來崛起的情況下,許多大型通路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網路書店。而大型出版社為了搶這一塊的生意,也紛紛投入網路書店的建置當中。至今為止,書籍網購成為壓縮實體通路的另一個難以面對的現實:出版社在自己的網路書店上,祭出遠比一般書店更低廉的價格,但這搶不了太多網路書店龍頭的生意,他們搶到的,頂多只是這些逐漸在大規模的折扣競爭裡,可說是手無寸鐵的一般書店。然而,投入的生意如何收手?網路書店所支付的營運費用,不見得比實體書店來得低,出版社自己跳下來做網路書店的結果,這幾年也應該可以做個全盤的檢視。我看著各種大大小小的網路書店,幾近從年初到年終的折扣活動,不禁想要問:贏在哪裡?輸的又將是什麼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而現今,誰願意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真相:折扣戰最後是台灣書業全盤皆輸的狀態,無論是出版社、通路、消費者、台灣文化,無一倖免,更不要說是獨立書店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難以面對的真相:閱讀人口與出版的轉向
        
全球閱讀人口滑落,不是什麼新鮮事。然而,我更關注的不是閱讀人口滑落的問題,而是轉向。這個轉向,也不是大家熟以為常的:因為網路閱讀而影響的實體書籍閱讀。我所關切的轉向,是因為幾家大型書店的進貨制度而引起的轉向。這個問題,很久之前就曾經在金石堂宣佈轉銷結制就開始產生影響,然而,在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,誠品向出版社宣佈全面轉寄售制度,才整個炸開來。這是暨簡體字書進口台灣之後,對於人文出版的另一次的衝擊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台灣的進貨月結制被詬病而久,很多人也都會抨擊,出版社長期以來,以書養書,造成出版良莠不齊的狀況。然而,的確有許多出版社,在經營方向上,以一些好賣的,但不見得是出版社理念上想要出的書,來養自己真正想出的書。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健全的制度,但是也這樣養活了出版業十幾二十年。全面轉寄售之後,出了書不再能夠在三個月之內拿到錢,還得攤還庫存在書店裡的書款,那麼,出版社的經營方向,就得朝能夠快速轉到錢的出版來思考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預見,那些原本週轉率就低的書籍,將逐漸消逝在出版規劃裡。而出版業中,週轉率低的書,大致上就是以人文社科類,包括文學、藝術類的書籍。在第一波簡體字書的衝擊之後,這幾年台灣的人文類科的出版品也逐漸找到新的方向,然而,誠品寄售制的轉變,將是另一次影響更大、更長久的衝擊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誠品經營十多年,跟金石堂相比較的強烈屬性,就是落在這一個區塊上。縱然這幾年逐漸調整經營風格下,這樣的屬性不再如過往強烈,但他們在這一塊的銷售力上,依然比其他大型連鎖書店來得強。因此,誠品轉寄售制的衝擊,不只是出版社一時所面臨的財務狀況,而是更現實的,將來要如何生存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出版業因應這個緩衝期低的方法,將直接影響整體的出版面向。簡單的來說,以小小的狀況而言,若我們的經營方向,就是以人文社科、文學、藝術類別的書籍為主,不走大眾暢銷,然而出版品的質卻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情況下,我們的確很容易面臨無書可賣的狀況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無書可賣,有這麼嚴重嗎?我們經歷過兩年的台北國際書展。國際書展是這樣,出版社大部分都會趕在過年前、國際書展前努力的出書,然後到三月,差不多就沒啥亮眼的新書出現,平台乏味可陳。縱然我們不是靠新書在做生意,然而一個月只要掉個一、兩成的生意,就得想辦法補。連續兩年的三月,都會發現這種無新書可賣的狀況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原先針對這類書籍的閱讀人口小眾,我們的做法是積極的辦活動、讀書會、課程推廣,長期的經營與紮根,將有助於將這類書籍推廣到有潛力的一般讀者身上。然而,當我們著力在開發這一群讀者的同時,也發現繁體出版在這一塊的疲弱之時,能不感慨嗎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面對這樣的情況,我們並非沒有因應之道:引進簡體字書、挖掘合適的二手書,開發獨立出版及小型出版社的書籍,然而,中大型出版社的出版品,佔據我們每月營業額的至少三成之時,恐怕要補這個缺口,並非易事。
誰需要獨立書店?獨立書店的存在意義是什麼?
        
當你問,獨立書店為何要苦撐的同時,心底大概也知道,他們願意苦撐也許是基於某種理念。然而,當失血無法遏止,冬天遙無盡頭,誰願意為了理想苦苦守著一個血流不止的黑洞?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消費者的意識喚醒,進而支持,或許是一個契機,但非常緩慢。政府要去理解、面對出版、圖書不是一般商業商品,而是文化的根柢,這個路途,也顯然很遙遠。因此,獨立書店的存廢,牽涉到的不只書店本身經營模式的問題,而是整個社會、出版的上中下游環節,以及包括我們的政府,對於閱讀的認知,對於文化的維護,究竟能不能捍衛與堅持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我並不認為,獨立書店的存在意義,是獨立書店自己所賦予的。尤其在整個書業結構已經傾斜的狀態之下,許多的獨立書店的確抱持著理想而前進著,而他們也的確需要實質的鼓勵,才能繼續生存。當消費者、通路、出版社、政府,最終決定將出版、圖書全盤放手交給商業模式、自由市場競爭,意味著會有那麼一天,無法找出在商業模式之下生存的獨立書店,得退出這個自由市場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因此,如果你認為,這個社會還需要獨立書店,他們為你帶來生活、生命不一樣的意義與風景,那麼或許,我們應該更積極一點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經營小小將近兩年,去年開始深入了解各家獨立書店的營運狀況之後,再整理、思考整個出路的可能,我想光憑獨立書店自身要殺出血路的機率微乎其微,我們的確需要更多人的加入與實質行動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因此,我想提出以下實質的行動方案,若有人還有想加入的條列,也可以回應、增補:
        1.
消費者:直接抵制削價競爭的網路書店、連鎖書店,轉向支持你認同的中、小型書店或獨立書店。你可以買書、參加活動、將它們的存在與理念告訴更多人,以行動直接支持你願意它存在的書店。
        2.
出版社:勇敢站出來結盟,共同抵制壓低折扣的書店,為你們的生存以及書業的生存發聲。增加拓展其他書店通路、活動的可能,將你們可貴的行銷經費,投注在更需要的小型書店或獨立書店上,而不是可以已經非常龐大的書店通路上。
        3.
學者、出版觀察者、相關出版觀察機構:邀集文化出版的各個環節進行對話,深入了解整個文化出版產業失衡的現象,並且觀察全球面對書業的不同政策與做法,匯集成給政府參考的白皮書,影響政府文化出版政策的走向。
        4.
面對政府,如果大家願意,可以發起一人一信,寫信給立法院或文建會,請他們正視台灣出版是我們的文化根基,提出解決出版產業失衡的政策與方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T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